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(新華社記者 張辛欣)“十二五”時期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,縮小行業(yè)間、區(qū)域間收入差距,讓人民群眾更多分享社會財富,成了兩會熱點話題。
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國(海南)改革發(fā)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接受記者采訪時,提出了具體建議。
記者: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綱要草案提出,將努力實現(xiàn)“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(fā)展同步、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”。對此您怎么看?
遲福林委員:國富、民富都十分重要?!笆晃濉睍r期,國內生產總值、國家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大于人民群眾收入增長速度,這表明過去的增長方式是以做大經濟總量為目標的。這種發(fā)展模式,在集中力量辦大事、擴大經濟總量、反貧困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效。然而,也帶來了一個問題:GDP上去了,社會消費能力卻沒有同步提高,影響了內需的擴大。
對此,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綱要草案提出兩個“同步”。這體現(xiàn)了國家對民富的高度重視,有益于釋放社會總需求、培育經濟內生增長動力,緩解并縮小收入分配差距,是改善民生、實現(xiàn)和諧發(fā)展的重大選擇。
記者:您認為怎樣才能實現(xiàn)“兩個同步”?
遲福林委員:“十二五”時期,應該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相關約束性指標。要采取措施將城鄉(xiāng)居民收入和勞動者報酬增長目標具體化,并促其真正落到實處。
市場經濟不可避免會產生收入分配差距,這是一個規(guī)律;兩極分化不可持續(xù),這也是一個規(guī)律?!笆濉睍r期,應盡快出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,有效縮小收入分配差距,要重點控制壟斷行業(yè)過高收入,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例。
記者:目前我國有2億多農民工,這一群體的收入如何提高?
遲福林委員:要加快城市化步伐和推進城鄉(xiāng)一體化進程,采取推動和規(guī)范農村土地流轉、實行城鄉(xiāng)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、擴大城市保障房和廉租房等綜合性措施,使農民工在“十二五”時期更好地融入城市,收入水平和生活條件得到改善。
記者:兩會期間,財稅體制改革引人關注。您認為如何通過它來調節(jié)收入分配?
遲福林委員:要促進民富,就需要使財稅體制在收入分配調節(jié)中扮演重要角色。我建議,財稅體制改革要與收入分配改革同步。在“十二五”前兩年,盡快出臺并啟動新一輪以民富優(yōu)先為目標的財稅體制改革。這其中包括調整財政支出結構,建立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相適應的轉移支付制度,確?;竟卜罩С鲈鲩L不低于GDP增長速度;實行結構性減稅,進一步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,改變個人所得稅以工薪階層承擔為主的局面,降低低收入者稅負等等。
記者:政府如何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發(fā)揮更大作用?
遲福林委員:“十二五”時期,要繼續(xù)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,轉變政府職能,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,以此調整國家、單位、居民的分配格局,建立再分配體系和公平分配的基礎制度。
要加快實行財政預算公開和支出透明化,增強社會對財政預算和支出的監(jiān)督。要敢于在行政支出改革上動真格,嚴格規(guī)范并力爭減少行政支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