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邀請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當?shù)貢r間12日開始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并舉行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。訪問期間,李克強會見俄羅斯總統(tǒng)普京,同梅德韋杰夫總理舉行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,同梅德韋杰夫總理共同出席“開放式創(chuàng)新”國際論壇開幕式并發(fā)表演講,并會見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和聯(lián)邦委員會主席。李克強這次訪俄行程有哪些亮點?中俄合作有哪些新突破新進展?李克強在“開放式創(chuàng)新”國際論壇上的演講傳達出什么新訊息?請聽專家為您深度解析! [主持人]我們知道文化符號是一張有效的名片,比如俄羅斯的套娃,在共同會見記者時,李克強總理就談到,中俄合作潛力就像套娃一樣,一個套一個,最后不知道還有多少個。那網友很想知道這次文化方面的成果,請介紹一下。 [鄭羽]比如說文化作品的交流、圖書交流、電影、電視劇。還有教育,互派留學生規(guī)模也在不斷擴大,還有就是旅游。前兩年中俄互相搞了旅游年,馬上要搞青年友好交流年,從旅游來擴大文化交流,這也是很有意思的。俄羅斯文化或者蘇聯(lián)文化,中國人天生的一種親近感,盡管社會制度變了,意識形態(tài)變了,但是蘇聯(lián)一些老的傳統(tǒng)歌曲,在俄羅斯也唱。比如說2013年7月份在紅場舉行了一場夏季音樂會,這個很有意思。國內兩個最有名的歌手,在索契冬奧會上唱歌的那位女歌手。還有一位男歌手。最后他倆合作唱了一首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,節(jié)奏很慢,引起全場共鳴。就是有些文化傳統(tǒng)是超越意識形態(tài)的,中國人對蘇聯(lián)歌曲的認同也是,就是有一種內在的文化之美,也是超越意識形態(tài)的,超越俄羅斯社會制度變化的,有親近感,這為兩國之間的互相理解和交流擴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心理基礎。 我們比較承認的情況,中俄兩國雖然是近鄰,但我們離俄羅斯人口密集的地區(qū),俄羅斯經濟和文化中心的地區(qū)還是相當遙遠的。我們跟哪塊是近鄰呢?我們和遠東地區(qū)是近鄰,但這部分人口很少,貝加爾湖以東的人口不到800萬。實際上我們和近鄰的經濟文化中心距離還是相當遙遠的。所以文化的交流就顯得非常重要了,多辦一些旅游年、文化交流年。 特別有意思的是2011年,俄羅斯駐華使館請我們去開了一個座談會,就是開了俄羅斯使館的官方微博。雙方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,要打造一種不僅是高層之間的、政府之間的或者經貿之間的密切合作狀態(tài),而且要從睦鄰友好、世代合作、永不為敵這樣一個合作在民間建立一種穩(wěn)定的、有文化心理基礎的友好合作社會基礎。文化交流本身是一種享受,文化的多樣性,中華民族有自己的文化,俄羅斯有它自己的文化,它在任何社會制度下,比如說在蘇聯(lián)時代,在俄羅斯時代,它對自己俄羅斯歷史民族的優(yōu)秀文化傳統(tǒng)都是采取很尊崇的態(tài)度。比如說我們知道的中國人最耳熟能詳?shù)木褪遣窨煞蛩够娜笪鑴?,在中國不說家喻戶曉,但受到普遍喜愛。比如說俄羅斯的繪畫藝術,列賓、蘇里科夫等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