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4年7月23日(星期三)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(fā)布廳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請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介紹2014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,并答記者問。 [新華社記者]還是兩個關于數據方面的問題。第一,昨天剛剛公布了外匯占款,是否符合管司長所說的今年上半年鐘擺式的國際收支情況?第二,我們可以看到,現在經常項目服務貿易逆差逐年甚至逐季在擴大,如果這樣發(fā)展下去以后,現在我們的經常項目還是實現順差,以后會不會有逆轉?就是整個經常項目成為逆差?外匯局有什么樣的政策保持未來的國際收支平衡?謝謝。 [管濤]關于外匯占款問題。從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外匯占款變動的情況看,確實跟剛才對外匯收支數據的分析是一致的,有較大的起伏變化。但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占款數據口徑和結售匯口徑是不一樣的,所以說這兩個數據不能完全一一匹配進行對應,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咨詢數據發(fā)布部門。 關于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。服務貿易逆差擴大確實存在,中國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服務貿易就是逆差,2013年服務貿易逆差1245億美元,規(guī)模較大。對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,一方面,服務貿易逆差反映了目前中國經濟發(fā)展階段的客觀情況,服務行業(yè)整體上國際競爭能力不足,使得服務貿易呈現逆差。另一方面,近年來隨著中國居民收入的提高,消費能力的增強,有很多居民個人到海外觀光、旅游、留學,這些都統(tǒng)計在服務貿易項下。但服務貿易逆差對于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是有好處的,經常項目主要有四個項目,包括貨物貿易、服務貿易、收益項目、經常轉移,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就意味著不能追求每個項目都是順差,必然有的是順差,有的是逆差。剛才提到,我國2013年服務貿易逆差1245億美元,占當年GDP的-1.4%,而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順差占GDP的3.9%,貨物加上服務以后的整個貿易順差占GDP的2.6%,對于我國經常項目平衡是有很大幫助的。2013年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是2.0%,保持在國際認可的合理標準以內。所以說,服務貿易逆差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中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 對于未來我國經常項目收支狀況,不能僅僅看服務貿易情況,服務貿易只是經常項目的一個子項,所以我們展望未來經常項目收支狀況時,主要應看經濟基本面的因素,一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狀況,經濟發(fā)展方式轉變的程度,多大程度上實現了從過去投資、出口拉動轉向了消費、投資、出口協調拉動。二是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,大家討論比較多的,現在中國是不是進入了劉易斯拐點,人口紅利減少,這可能對我國經常項目有較大影響。三是勞動生產率的變化,在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同時,如果勞動生產率也在提高,經常項目可能還會繼續(xù)保持順差。如果人民幣匯率升值,但是勞動生產率跟不上,可能會造成反向影響。而且,經常項目不管是順差還是逆差,只要在合理的范圍以內就屬于平衡狀態(tài)。關于未來經常項目狀況,我們的基本判斷是會趨于基本平衡。但有的人說會出現順差,有的人說是逆差,大家都有不同的研究結果,我們愿意聽取市場上的意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