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(“新華視點”記者 宋振遠、劉元旭、楊金志)5日上午,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不避民生難題,直面民意關切。代表們發(fā)現,報告對會前媒體等民意調查中的八大民生熱點都有“回應”。
樓市調控——房價回歸是主線 保障房建管是重點
【民意期待】 各類兩會民意調查顯示,“房地產調控”位居關注度前列,人們關心2012年樓市政策是否或如何“微調”。
【報告回應】嚴格執(zhí)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機、投資性需求的政策措施,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,促進房價合理回歸。繼續(xù)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,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,基本建成500萬套,新開工700萬套以上。抓緊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、分配、管理、退出等制度。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。
【委員點評】張泓銘委員:樓市調控向何處去,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明確方向。今年關鍵是“嚴格執(zhí)行”與“逐步完善”的統(tǒng)一。保障房建設除了“保量”,今年會更加重視分配、退出等制度建設。房產稅已經試點一年,今年穩(wěn)步推進正當其時。
調控物價——食品價格重穩(wěn)定 “中間成本”要降低
【民意期待】物價“高位回穩(wěn)”后走勢如何,關注度高居新華網兩會民意調查“第二位”。公眾期待平衡好“穩(wěn)增長”與“控物價”的關系。
【報告回應】繼續(xù)把控制食品價格過快上漲作為穩(wěn)定物價的重點。多管齊下,切實把流通效率提上去、中間成本降下來。堅決治理交通運輸領域亂收費亂罰款,糾正大型零售商業(yè)企業(yè)違規(guī)收費行為,嚴厲查處發(fā)布虛假信息、囤積居奇、操縱價格、惡意炒作等違法行為。
【委員點評】邱立成委員:政府工作報告談到物價,沒有回避去年調控任務沒完成的問題。今年提出調控物價要減稅、扶持、讓利、規(guī)范等多措并舉,操作性較強,強調降低中間成本的部署也十分及時。同時,將控制食品價格作為重中之重,則顯示政府保障民生的決心。
收入保障——報告著墨較多 改革“攻堅克難”
【民意期待】“縮小貧富差距”“社會保障”分別位居新華網和人民網兩會調查關注度“榜首”,公眾期待改革向縱深推進。
【報告回應】抓緊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,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。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,穩(wěn)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。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(jié)力度,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,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。同時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。擴大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,增加企業(yè)退休人員基本養(yǎng)老金,加強城鄉(xiāng)低保和社會救助。
【代表點評】朱麗萍代表: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改革著墨較多,多策并舉直指難題,收入分配“調高”“提底”“擴中”,社會保障“擴面”“提標”,這一系列安排顯示政府有決心攻堅克難,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。
民生“三難”——投入給出“硬指標” 敢于作出新承諾
【民意期待】教育、醫(yī)療、就業(yè)——“老三難”關乎千家萬戶,一直是深化改革、加快發(fā)展的重點民生領域。
【報告回應】堅持優(yōu)先發(fā)展教育。中央財政已按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%編制預算,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。鞏固擴大基本醫(yī)保覆蓋面,提高基本醫(yī)療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務水平。各級政府務必堅持就業(yè)優(yōu)先戰(zhàn)略,繼續(xù)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(yè)政策。
【代表點評】王榮華代表:教育經費占GDP的4%,醫(yī)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,這些數字鼓舞人心!政府工作報告對民生問題給出了“硬指標”“硬杠杠”,是向老百姓作出的莊嚴承諾。民生大于天,不僅要加以保障,更要持續(xù)改善。
食品安全——突出“監(jiān)管能力” 把好“入口關”
【民意期待】食品安全事件頻發(fā)引發(fā)熱議,如何把好“入口關”,成為重大民生關切。
【報告回應】深入開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。增強食品安全監(jiān)管能力,提高食品安全水平。
【委員點評】馮幸耘委員:政府工作報告關于食品安全的部署雖然言簡意賅,但直中要害。食品安全問題是個老大難,關鍵是要建立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程監(jiān)管制度,協調聯動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無縫銜接。
校車安全——首次寫入政府報告 強調避免短期行為
【民意期待】去年多起重大校車事故讓校車安全成為民生新熱點。輿論普遍關注,如何建立投入和監(jiān)管的長效體系,避免短期行為。
【報告回應】加強校車安全管理,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。農村中小學布局要因地制宜,處理好提高教育質量和方便孩子們就近上學的關系。辦好農村寄宿學校。
【代表點評】張鳳寶代表:“校車安全”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“民生清單”,說明人民有所呼、政府有所應。報告從加強管理、就近入學、辦好農村寄宿學校等方面,為校車安全問題提出了系統(tǒng)性的解決方案,而教育經費支出增長則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“支撐”,令人鼓舞。
道德誠信——強調推進“政務誠信” 構建社會征信系統(tǒng)
【民意期待】3月5日是第50個“學雷鋒日”。去年以來,公眾既看到“最美媽媽”吳菊萍的壯舉,也見證了“小悅悅事件”的悲傷。新時期應如何弘揚雷鋒精神,如何加強道德誠信建設,值得每個人深思。
【報告回應】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。加強社會公德、職業(yè)道德、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,努力形成知榮辱、講正氣、守誠信、作奉獻、促和諧的良好風尚。大力推進政務誠信、商務誠信、社會誠信建設,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(tǒng)。
【代表點評】朱國萍代表:社會道德建設要從自己抓起,從身邊抓起,從娃娃抓起。當務之急是全面構建社會征信體系,真正讓“有信逢事好辦,無信寸步難行”成為社會基本規(guī)范。
網絡民意——改進網絡管理 創(chuàng)新社會服務
【民意期待】兩會前夕,“政務微博”成為收集民意的重要平臺。網絡民意如何推動社會管理創(chuàng)新?政府部門怎樣善用網絡破解難題?
【報告回應】加強和創(chuàng)新社會管理。以信息共享、互聯互通為重點,加快建設國家電子政務網。加強和改進互聯網管理,營造健康的網絡環(huán)境。
【代表點評】張兆安代表:“網絡社會”已經成為“現實社會”的一面鏡子。加強和創(chuàng)新社會管理,政府部門必須善待網絡、善用網絡、善管網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