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(記者程義峰)全國人大代表、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蔡其華7日說,國家有關(guān)部門應(yīng)該充分重視三峽大壩下游堤岸安全,投入一定經(jīng)費進行研究和維護。
蔡其華介紹說,三峽工程的建設(shè),可以緩解我國一些地區(qū)的電力緊缺狀況;今年三峽汛期的防洪庫容將達110億立方米,從而使荊江地區(qū)防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??偠灾龒{工程的綜合效益已開始顯現(xiàn)。
“我要說的是三峽的泥沙問題,”蔡其華說,“三峽工程從2003年初期蓄水發(fā)展到去年的156米,上游來的泥沙部分淤積于水庫,另一部分則排到壩下。根據(jù)我們觀測到的情況,上游來沙現(xiàn)在有60%都留在三峽庫底,目前總量有4.7億噸。當然,跟總庫容比,這是正常的,也是微不足道的;可是三峽工程以下的河道水體含沙量大幅下降后,河水清澈見底,河水挾沙能力不足,只能沖刷河床。目前從荊江到九江,全段處于沖刷狀態(tài),河庫沖刷深度一般為1到2米,造成河床兩岸已建的護岸、護坡被破壞,對堤防的安全十分不利?!?/p>
蔡其華解釋說,下游河沙變少,不都是因為三峽?!笆紫壬嫌蝸砩成倭耍y(tǒng)計顯示,近幾年來上游來沙每年減少50%;另外,去年上游的主要產(chǎn)沙區(qū)嘉陵江和金沙江流域沒有強降雨,水來得少,沙就更少了”。
蔡其華建議說,要解決這一問題,一方面要加強觀測,多點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險情后及時搶護;二要把荊江河段的河事控制早日列入國家基本建設(shè)計劃,盡早實施。